外感咳嗽
时间:2021-05-11 来源:原创 点击:1423

        咳嗽是小儿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,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,好发于冬春季节,年龄越小,发病率越高,且易反复发作。咳嗽为肺经本症,但五脏六腑有病,皆可发生咳嗽。肺为娇脏,畏寒畏热,不论外感内伤疾患,一旦影响到肺,使肺气失宣或肺气上逆,均可发生咳嗽。张景岳说:“咳证虽多,无非肺病”,陈修园说:“肺如钟,撞则鸣”。临床一般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。

内伤咳嗽

1.痰热咳嗽

①主证:咳嗽痰多,色黄黏稠难咳,或伴发热口渴,烦躁不安,小便黄少,大便干燥,舌红苔黄,脉滑数或指纹青紫。

②治则:清热泻肺,宣降肺气。

③处方:逆运八卦,退六腑,平肝清肺,小横纹,捣小天心。

④方义:逆运八卦降气利膈,化痰止咳;退六腑清实火,除热痰;平肝清肺清肺化痰止咳;揉小横纹清郁热,化痰涎;捣小天心开郁散结,解痉镇咳。

2.痰湿咳嗽

①主证:咳嗽痰多,色白清稀,胸闷纳呆,困倦乏力,舌淡苔白滑,脉滑。

②治则:燥湿化痰,宣降肺气。

③处方:八卦,平肝清肺,天河水,小横纹。

④方义:八卦宽胸顺气化爽;平肝清肺、天河水宜肺化痰止咳;揉小横纹清郁热,化痰涎。

⑤加减法:食欲缺乏可加清胃。

3.阴虚咳嗽

①主证:咳嗽少痰或痰黏难咯,口咽干燥,声音嘶哑,手足心热或潮热盗汗,唇红舌红少苔或花剥,脉细数或指纹紫。

②治则:养阴润肺,化痰止咳。

③处方:二马、清补脾、平肝清肺、天河水。

④方义:二马大补元气,扶正止汗,滋养肺肾;清补脾健脾益气,培土生金;平肝清肺、天河水清热化痰止咳。

预防与调护

①注意气候变化,防止感冒。

②避免刺激咽喉部的食物和其他因素,如过多哭闹、喊叫、烟尘刺激等。

③外感初起,少食生冷瓜果、肥甘厚味的食物,以防加重咳嗽。勿食辛辣香燥食品,以防燥伤肺阴。适当休息,多饮温开水。







河南省实验幼儿园 招聘信息 后台管理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0-2023 河南省实验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. 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19号